不就是被文章不经意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所打动。
虽然后者仅仅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但能影响,就不算曹轩白写。
在意识到个人博客挺受欢迎的情况下,曹轩抽空又写了两篇。
《汉堡包和中国肉夹馍的前世今生》
《中国版“披萨”的名字叫馅饼》
大概流程就是先碰瓷,用西方最平常的食物给读者一个印象。
然后科普,然后再讲味道/大致做法和典故,偶尔再加几个曹轩经历的小故事,有真有假,算是为了美食延伸一些人文思考,不然光写美食太素,篇幅也不多,点到为止,更多的还是为了衬托美食。
说是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可能有点夸张,但大概是那个意思,写法更朴实灵活一点。
曹轩也没指着这玩意真火,就是写着玩,算是一个调剂,也是给国外粉丝的福利。
这也是他开通个人博客的目的,他后续回国拍戏,无法和美国这边直接接触,有个博客作为沟通平台,不说作用多强,起码比“意念沟通”要靠谱。
不过曹轩没想到,他写的博客还是挺多人喜欢的。
短短几天时间,曹轩博客关注人数已经上升到三万,三篇博客平均点击率都达到5万以上,甚至有餐馆联系他打广告。
曹轩觉得,他要是唱歌没红的话,在美国靠着个人博客也能吃喝不愁。
不过这就是个玩笑,他的曹轩博客能这么火,完全在于他在公告牌的名气加成,换程龙来写,即便文笔不行,点击率恐怕也要大幅超过他。
写着博客,跑着宣传,曹轩又在纽约州各大知名电台逛了一圈。
还上了几个有影响的访谈节目和脱口秀,比较为后世所熟知的就是《柯南深夜秀》,其也是美国比较红的节目之一。
柯南这家伙和程龙关系不错,甚至就在前不久,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