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于次年二月入京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考试。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若乡试有恩科,则次年也举行会试,称会试恩科。
虽然贡院面积不大,且常年失修,环境说不出的难受,但对于陈昭这样的人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这一科的状元则是赣江人王一夔,榜眼为川蜀李永通,探花则是山西人,姓李。
其实以陈昭的心思,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考个状元探花什么的。
不过他可以低调,不想太出风头,于是只是在二甲前五十人当中占据了一个名单。
一般情况下,考中进士之人,大多当了翰林官。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可选为庶吉士,或授给事中、主事、中书舍人、行人、太常博士、国子博士等官,或授地方府推官、府同知、县令、县丞等官。虽然考中了进士,但是在官职的安排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具体能够当什么样的官员需要看机遇和自己的关系了。
经过一番运作,陈昭被安排做了刑部的六品主事。
于是陈昭便过上了大明朝的公务员上班生活。
鉴于他是一个刑部新丁,负责京畿一带刑部事务的郎中洪波没有给他安排具体任务,而是将陈昭扔给同为主事的吴帆,叫吴帆带一带这位身份特殊的刑部新丁。
经过短短数日时间的学习和了解,陈昭基本上已经了解的刑部的具体职能,以及一应涉及到的事务。
说起来,明朝的刑部跟后世的司法执行部门有些相似,管理全部刑狱事务,无论是刑罚还是牢狱都由刑部和地方官府双重管理,却是没有具体的判决权利,这玩意却是在另一个司法机关大理寺手中。
他跟主事吴帆都是负责顺天府的刑部事务,当然都是做一些跑腿上传下达的简单活计,上头还有郎中洪波掌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