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子,这些豪商巨富谁也不愿意过来,觉得丢脸跌份,而且遍地都是那种海上的亡命之徒,几条小船在海上杀人越货的,售卖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赃物,销赃这等事是蝇头小利,这点小钱赚了没什么意思不说,还给自己招惹一身的麻烦。
要知道再怎么说,津门靠近京城,谁也不知道会得罪哪路神仙,从而成为被严厉打击的靶子。
所以海上的大商人不愿意来,山西、直隶各处的豪商也不愿意来,津门府大沽县更有点贼窝的模样。
这那里是天子渡口,京城护卫的场面?
简直是笑话。
所以当孝德帝听到陈昭描述的津门场景,又见陈昭虽有护驾之功,却一心想着治理津门的心思,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抱负,直接让孝德帝感慨万千,所以立即给了他如此大的权力,让他全力推动津门发展。
对于这点,满朝文武都无二话。
毕竟陈昭有善财童子的美誉,人家不想在京城当权贵,不想在江南富贵窝里逍遥,却想着在津门涤荡灰尘,给大家发财的机会,谁不支持?
十二月腊八节,津门府各级衙门的文吏、差役、帮闲的白身和壮丁,还有巡检以及下属,换句话说,津门城内内所有衙门做公的人都被陈昭请到了成国公府中赴宴。
津门知府、兵备道、参将不用说,这都是津门官面上有最有地位的,其余那些虽然各个手眼了得,各家关系盘根错节,在津门城内吃得开,但在陈昭面前也只有低头哈腰的份。
如今陈昭是救驾功臣,又是孝德帝上位以来第一个敕封的国公,可谓是炙手可热,天子红臣。
这样的大人物相请,哪有不去的道理,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陈昭现在总办津门,正是管他们的,更不敢不去了。
即使是胡万军这种被陈昭狠狠收拾过的,也不敢不去。
成国公府府本来是陈昭的伯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