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人砍伐这棵树的枝干,用其木料做弓,制成后果然是良弓,因取乌鸦哀号之意,得名乌号。
繁弱。“繁弱,夏后氏良弓”。尽管有各种说法,但都认定繁弱是古夏朝时候的良弓。在人类历史中,弓箭的发明远远早于文字,如果真是上古对良弓的称法,“繁弱”的流传或许应对着夏商之际复合弓的推广,而“弱”字是两张弯曲的弓的样子,这个字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弓有关。
大屈,楚灵王的一张宝弓。楚灵王建成了章华台,邀请诸侯一起来参加落成典礼,结果只有厚道的鲁昭公一个来了。楚灵王一时高兴,把自己的宝贝“大屈”弓送给他,结果鲁昭公走了之后又后悔莫及,厚着脸皮派人去讨回来。使者蘧启疆去吓唬鲁昭公说这张弓是齐国、晋国、越国等强国都想要的,鲁昭公心里害怕,就把“大屈”又送还给楚王了。
等等等等吧,诸如此类宝物,璟帝或苦寻得实物,或极尽仿真地复制,总之,阳阳定当见过不少。但他还是被这两个小喇嘛所持的弓弩吸引,因为它是典型的“藏弓”!
藏弓的神奇,在于它不同中原弓弩的“大”,它小巧力狠,命为“神弓”,是从前藏王朝的一种威力极大的单兵弩,由西夏归降藏地的“羌酋”李宏制成后进献给藏王。“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竿”,“神弓始用,而他器弗及焉”。藏王之后用神弓装备军队,它在对交趾、西夏、金的多次战斗中打出了赫赫名声!
显然,小喇嘛手上拿的,是最先进的改良版“神弓”,藏人智慧无穷,将它制软木成环,不用时可以收圈在臂上,方便也威武!
这种地道实用的“藏弓”在外头是极少能见到的,阳阳看着不眨眼,就连小林都感兴趣呢。不过守好两位小殿下是重要,收回目光,他也看出阳阳的“兴趣”,更注意,就怕吽殿下“一不留神”就“参与”这场小喇嘛的打斗中去了。
哎,可有时候是“你不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