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码门管事都会买回凉菜、花生、豆腐干、烧酒之类的高级消费品,在隔壁尽情地欢乐享受。隔墙只是一层很薄的木板,什么声响都听得一清二楚。一边是高声武气的笑声,碗筷交错声,一边是爷爷和父亲父子俩肚皮咕咕咕的叫声。每当这时,爷爷紧紧地抱着父亲,用手掌擦父亲脸上的眼泪,一遍一遍重复地讲:
“儿哇,为人一辈子就是要会挣钱,要多挣钱。我就是没本事挣钱,连你妈妈都保不住,有了钱才是人上人!我一定要让你去读书,读了书就好找钱,你记到没有?”
“我一定努力读书,一定挣很多钱,也买很多菜、酒给你吃!”当时父亲也一遍一遍地回答爷爷,慢慢地,口水也不吞了,肚皮也不叫了,睡着了。
不久,十里外办起了小学,爷爷果然送父亲去读书,后来父亲先后在小队、大队当干部。改革开放刚开始,父亲就走出家门去发展经济,到处开煤矿,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一次发生了事故,死了好几个工人,公安机关要抓父亲去坐牢,幸好一个副县长最欣赏父亲一往无前干经济的精神,一肩把责任担了。父亲就干得更起劲。他有魄力,有能耐,很快自己干起了一个煤矿。后来搞成股份有限公司,父亲当了董事长,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
父亲是有钱了,但他报答爷爷的理想未能实现。爷爷贫病交加,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去世了。真正享到福的,还是奶奶。那个码门管事,中年结婚,酒色交加,经不起折腾,也很快归阴,奶奶只好回来投靠父亲。父亲不计前嫌,把奶奶好好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