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粉碎 > 粉碎 第四章(4)

粉碎 第四章(4)(2 / 3)

红帖子一封一封写成的。朱翠兰在三天前到了景满仓的娘姨家——北杨村。北杨村距离松陵村只有三里路,不过沟不过河,也好迎娶。结婚的前一天,朱翠兰先是进行沐浴,然后,按婚书上的时分开脸;开脸前,先点一炷香。朱翠兰再按婚书上的方位,面东而坐,然后,请村里儿女成双,德行好的女人(称全美人)开脸。全美人用红头绳给朱翠兰把头发扎成一个角形(俗称扎角夫妻),竖在脑后,然后用红线绳绞去头发四周的黄毛,再用打碎的瓦片在头发四周刮一遍。开脸之后,不得再见生人了。朱翠兰是二次开脸,反而显得有点别扭,但她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正月十二是迎亲的日子。吃毕早饭,松陵村人便去北杨村迎亲。迎亲的年轻人抬上花轿和食盒。食盒分为四层,里面放十二个年糕,四色礼,连刀礼和一个猪肚子(生女子落肚子)。花轿前帘上贴一个大红“狮”字,后门上贴一个大红“囍”字。四个小伙子抬花轿,两个小伙子抬食盒。前去娶亲的小伙子是景满仓的同辈,身穿崭新的长袍马褂,头戴崭新的礼帽,骑马先行。“娶女客”骑马相随,浓妆艳抹,紧跟轿后。一行人等,笑容满面,喜气洋洋,前往北杨村迎娶朱翠兰。花轿到了景满仓娘姨门前,落下轿。这时候,朱翠兰顶着“盖头”(方方三尺红绸子),盖头上插一朵纸做的石榴花(多子之意),景满仓的表哥背着朱翠兰,将她放进轿内,上轿前,脱掉旧鞋,换上大红新鞋。朱翠兰临出门前,怀里揣三个蒸馍,一个扔在土地堂前,一个扔在大门外,一个将带回新房,放在新房的炕席后。朱翠兰上轿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压轿娃”也入了轿,“压轿娃”怀内抱着长命灯和镜子、脸盆。轿杆上挂一铜壶,壶内盛有白酒,顶端插白葱、红萝卜。一声锣鼓敲响,花轿起程,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向松陵村。花轿到了景炳绪家门前,按婚书上写好的方位,轿口朝东,放下轿子,此时,鞭炮鸣放。接亲的赶紧在轿下铺上红毡。朱翠兰踩着红毡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