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翻阅着尉缭献上自己编撰的书册,频频点头。
“此人果然有大才,不止擅谋略,更懂治国,深刻解释了兵、民、官之间的关系,对吴子兵法与商君之法都有深入研究。”
放下手中竹简,嬴政幽幽感叹。
这几卷书,让他颇有感悟。
“可惜不知现在韩非在何地?”
嬴政微微眯眼,喃喃低语。
“韩非?”
这时,紫女推开殿门走了进来,讶异问道:“大王难道对此人的评价,比尉缭还高吗?”
今日殿上所发生之事,紫女自然也一清二楚,对于尉缭表现出的学识与能力,深表认同。
认为其是当今世上少有的人才。
其在谋略、治军以及民政之上,都有非凡才华。
见到紫女来到,嬴政伸出手,紫女走了过来,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递到了嬴政手中。
嬴政轻轻握住紫女柔软玉手,将人拉到身边坐下,“法家一脉,分为法、术、势,其中势治只是一种概念,并无人执行,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执行,而术治代表则是昔日韩国的的申不害,术治玩弄权谋,能改变一时,却终究登不得大雅之堂,而法治之中最成功的无疑便是商鞅。”
“韩非此人,将所有法家经典归拢,将法、术、势三者合一,是真正的帝王之学,可奠定未来两千年的法治根基。”
“未来两千年?”
紫女泛紫的美目睁大。一脸讶异,“大王竟多他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此人担得起这样的评价,可惜……”
“可惜什么?”
紫女转过身疑惑道。
嬴政微微摇头,“没什么,韩国已灭,他已无选择。”
“既然如此,那我不妨让百花之人去多加探听此人下落,如此大才若是为他人所用,必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