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也命全部大军压上,追击秦军,想要保住这难得的胜果。
但几十万人的大战,不是那么好掌控的。
而秦军也并非溃败,而是有序撤退。
三十万对二十万大军,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
同一时间,王龁当初进攻赵国的大军,在蒙骜战败之后,一直囤积在赵国边境,这个时候也开始侵扰赵国边境。
不久之后赵王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这次联盟,赵国出了二十万大军,防守边关的力量本就不足,遇到王龁这种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宿将,顿时出现败退,好在有廉颇,挡下了王龁,不过廉颇手中兵力不足,只能防守。
而王龁虽有近十万兵马,却也无法攻陷廉颇镇守的城池,双方只能僵持。
一时竟是展现出了当初长平之战前期的局面。
那个时候秦赵主将便是王龁与廉颇,直到最后赵国换上了赵括,而秦国也暗中换上了白起,这才导致赵国大败。
不久之后,赵王也得知燕、楚背约,竟然撤军的消息。
紧随其后,秦国使者便酒醉透露消息,说是燕国与秦国已经暗中结盟,准备攻打赵国,平分疆土。
燕、赵本就有仇,又是相邻,这百年来没少交战。
只所以近些年赵国如此仇恨秦国,还是因为白起在长平一战坑杀赵军四十万所导致,让赵国对秦国的仇恨压过了对燕国的仇恨。
但不代表赵国会因为合纵就不提防燕国。
尤其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当初长平之战后不久,燕王喜便派丞相来为赵王贺寿,回去之后就劝说燕王喜说赵国年富力强的人都死在了长平,孤幼还未长大,正是发兵的机会。
之后燕王喜便果断出兵,而嬴政也是再这一年的邯郸出生。
后来赵王用廉颇打败了燕军,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