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很有可能是蒙骜亲率,必然又是一场血战,这一次,又是我燕、楚两国出兵最多。”
“一次两次是偶然,但这连番数次,都是让我燕、楚两国冲锋在前,不是故意损耗我们两国的实力又是何故?”
“如果我这十几万大军折损在此,我燕国国力必损,那赵国若是乘此机会打来,我燕国必危,那我岂不成了燕国罪人?留下万古骂名!”
“不行,我绝不能让赵国的算计成功,这次合纵根本不是为了抗击暴秦,而是为了损耗我燕国战力。”
“借着信陵君仁义之名,将我等召集在此,然后慢慢损耗,当真是狠毒一计!”
再想到最近从魏国得来的消息,信陵君想要自立为王,剧辛更加加深了猜测。
因为信陵君想要为王,必然是有其他诸侯支持,毫无疑问,这个背后支持者,必然是赵王,毕竟信陵君在赵国待了十几年,而赵王对其一直礼敬有加,关系亲密。
想到后果,以及燕王的命令,剧辛终于不再迟疑,立即招来众副将。
相同的一幕同样发生在了楚军阵营。
而函谷关内。
对于具体作战,嬴政没有插口。
他相信有了计划后,蒙骜这些人会安排的很妥当。
会比他安排的更好。
随着一场较量开始,双方都开始投入大量兵力。
大军行军不是易事,动则便是十数日,乃至月许。
而在新城,姬无夜已经得到了信陵君命令。
立即明人整军备战。
在此期间,秦国的使臣依旧在楚、燕、魏三国发力。
赵国与秦国仇恨较大,因此秦国没有去策动,至于韩国也有使臣,不过不是为了说服韩王,而是安韩王之心,表示秦国对韩国的信任。
信陵君带着三十万大军刚刚离开函谷关四五天,眼看距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