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大心细,稳住情绪,盯着那个不断落土的盗洞口开始思考对策。
其实干盗墓这一行的,胆子一般都比较大,我这一个月遇到的同行里,数来数去,除了豆腐这怂货以外,还真没有一个胆子小的。民间将盗墓贼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成体统,没有规矩,乱挖撞运气的盗墓贼。这类盗墓贼最可恨,见坟就挖,而且目光短浅,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识,属于最遭人痛恨的。
另一种就是颛瑞和赵二爷这一类,遵循着行业里的行规办事,一般老百姓的穷坟是不挖的,一来没料,二来损德,主要的下手对象,都是一些古时候的‘大款’,富商官员,王亲显贵,而且下手之后,还有‘不取存留’的规矩。
什么是不取存留?
比如挖到一个大墓,里面东西太多,不可能都全弄出来,这时候当然是挑好的拿,但这行的规矩是,遇到这样的墓,拿当然要拿,但对于那些不怎么上眼的冥器,也不能破坏。
这其中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古玩不可复制,砸一件少一件,真正按照行规办事,上道的盗墓贼土夫子们,都有这种文物保护意识,就算自己不拿,也不会去蓄意搞破坏。那些小毛贼就不同了,在墓里瞎窜,脚边一个看不上眼的土罐子,没准儿就被一脚给踢碎了。这种行为,在行业里是很为人诟病的。
二是一种鬼神心理作祟,既然已经偷了人家墓主的宝贝,就不要再砸别人的家了,好歹给它留几样东西。
这颛瑞自然是上道的,不同于那些散碎毛贼,论起胆识和头脑都胜人一筹,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待到那盗洞中不再掉落土块时,颛瑞打着手电筒往上一照,顿时发现洞的尽头处,赫然横亘着一块乌黑乌黑的东西,乍一看像是石板。
再仔细一瞧,颛瑞惊了一下,原来这石板上还有浮雕,雕刻着的正是眼前的这个图案。
这个图案酷似狐狸,狐狸的脸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