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水平保持同步的企业。
坏就坏在张如京太出名,对竞争对手构成了威胁。而且他带到国内的技术、建厂经验确实有想当一部分来自台积电,被人家抓住了小辫子,专利官司就没断过。
再加上,你还是一家中国企业,技术封锁,设备禁运是常态。
于是,中芯国际始终没发展起来。
总之,中芯国际的症结,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和台积电的专利官司。
之前,齐磊打算在芯片制造这个领域布局,提前做准备,就曾经考虑过国内的芯片制造厂家。
那时候齐磊都想过,中芯国际麻烦缠身指望不上,byd又还没开始进入芯片制造,所以只能他自己想办法,硬着头皮要自己干。
没办法啊,从最开始的底层指令集到设计,从原材料到制造,本来齐磊走的就是一条绝户路,根本就没有相信西方供应链的选项。
且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不完善、很落后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任何一个帮手可以依靠。
所以只能靠自己,尽量把握关键节点,也只有这样,真出现后世全面封锁的局面,才能不被人卡死。
现在好了,老天爷把浸润式兴刻技术的秘密送到了齐磊嘴边,一个局做下来,得到阿斯麦的同时,正好可以借机帮中芯国际解困。
对齐磊来说,这是帮了自家人,也帮了自己的好事儿。
起码,中芯国际值得期待一下。
起码,三石可以不在制造上投入人力财力,或者说少投入,慢投入。
他很缺钱,能少花就少花,能不花就不花。
在半导体这个庞大的工业系统之中,三石不可能所有环节都要亲力亲为。
即便他是一个重生者,也显得势单力薄。
再说一句略显悲壮的话:齐磊真的太需要帮手了。
不是现在的鲍尔森、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