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夸讲”了。
大伙儿又笑,也看得出来,董校长和之前对廖凡义的态度明显不同了。
然后,就见齐磊和陈姥爷回到教室,和廖凡义三个人一摊手,“这就是第三人效果!”
董北国:“……”
没懂!!
其他人也没懂。
没懂就对了,有了前面这个小实验,一说就懂了。
陈姥爷干脆帮齐磊上课,“这么说吧,如果说媒体是【第一人】,受众是【第二人】!”
“董校,你是不是觉得,信息传播最高效的渠道是从媒体到受众?,也就是从第一人到第二人?”
董北国点头,“那肯定啊!”
陈姥爷,“不是!”
董北国,“不是?”
“对!不是!”陈姥爷道,“这只是一种错觉,就像两极传播里说的一样。”
“事实是,当第二人【受众】接受第一人【媒体】信息的时候,总是带着怀疑态度。”
“也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清醒的,而别的受众远没有自己认识的清晰、理解的全面。所以,信息的影响一定是别人比自己大。”
“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人(第二人)会从【第一人】获取有效信息。”
这时,张路臣开口了,“这是个心理学效应,根源在于人都是想听到真话的,也就是真实的评价,可又在潜意识里想得到夸奖。”
“所以,当别人(第一人)当面夸奖你的时候,你(第二人)潜意识里,会怀疑这是不是真话。”
“就像廖老师夸董校,董校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拍马屁,不是真话。可是,董校喜欢这样的夸奖。”
“于是,当齐磊和陈教授(第三人)夸讲的时候,你认定这是真话,因为他们是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做出的评价。”
“这就是【第三人理论】,既满足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