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难得有这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而且就发生在本小区,不禁与业主们聊起来。如何孟钢一家毫不知情,警察半夜如何上门,等等,讲得活灵活现跌宕起伏。业主们有的讲“看不出来”“没想到”“太意外”,有的惋惜“孟钢那个人老老实实的”“普普通通的一家三口”,聊得热闹。连保洁员、消防员都围上来加入谈论队伍。
宁吉、孙敏正在核对流动人口防疫登记表,老桓在一旁帮忙。按照省指挥部的指示,明天就要复工了,防疫会出现什么新情况?大批返回南都的流动人员会带来什么问题?谁也不能预料,只能严密防守,做到万无一失。老桓嘀咕着,小尹说暂时回不来,还在防疫交通管控哩,两口子急死了,说小卖部一直关着,拿什么付房租水电费呢?孙敏嫌他唠叨,说这一条街上好多家这样的,都没开门呢,急什么,这么一场大疫,人人平安无事,才半个多月已经开始复工,不容易了!老桓被她讲得不敢再吭声,讪讪地低头帮着整理表格。宁吉安慰他,再等几天看看防疫政策,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再一起想办法。
类似宁吉这样的网格小分队,全区有一千三百三十个。为了顺利复工,小分队的任务是将辖区内所有外地人员的户籍、来南都的时间和途径、身体状况等,统一录入全市网格一体化平台,并随时复核更新。可想而知工作量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外来人员交流沟通好,确保信息无误并能在不影响防疫的前提下让他们回到工作岗位上。
这不,此人自称袁柱,是社区居民袁宁的远房亲戚,皖南山区出来打工的。“一路不好走啊!”中年男子放下蛇皮袋的行李,唉声叹气:“好多公交都停了,好不容易才到合肥。到合肥查火车班次,到南都的有专列!我就奔这里来啦!下火车填表格,量体温,留了地址电话,倒了两趟公交车,还好找到了。地址?我填的表姐家啊!琅玡苑4栋503,对的吧?她不在家?怎么可能呢?我来之前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