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文章。
本以为会出现意外,以为识字班的学生历经磨难,堤坝一事和生活息息相关,会更懂民生,然而她错了。
策论这一块,明显是松山书院的学子更好。
高屋建瓴,有大局观,看得长远,加上耳濡目染,看得多听得多学的多,写出来内容明显高了一个层次。
若说给予评价,她会给三个字:“有见地,有想法。”
识字班的学生,应该是被眼界限制住了,文章内容只看到细微处,明显缺乏大局观。
纪先生捋着胡须,“这是老夫亲自筛选出来的考生,都很好。然而录取名单有限,到底谁上谁下,还请夫人拿定主意。”
燕云歌圈出三个识字班的学生,想了想,又划掉一个。
松山书院这边,也圈出了几个。
商贾家的少爷,也挑选了几个。
反复斟酌对比,干脆来个从高分到低分,综合成绩排序,一一筛选。
策论,识字班的学生得分明显低于松山书院的学生。
但是基础题这一块,基本上都拿了满分,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差距。
一一排列下来,终于确定了一百人名单。
识字班有三人上榜,成绩非常好。
商贾家的少爷们这次考得也不错,毕竟见多识广。
最好的,自然还是经过了系统学习的松山书院学生。
纪先生长呼一口气,“哎呀,科举这事累人啊!老夫头发都白了,这事太操心。生怕拙落了某个有才之士,害了人家一辈子。又担心取士有偏颇,让滥竽充数之辈混入其中,占用了其他人的名额。”
累死他了!
燕云歌笑了起来,“先生本来就是一头白发,何来头发都白了的说法。”
“非也,非也!夫人此话有错漏。”
“何处错漏,请先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