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娘就不敢再让老安人吃了:“您好歹留几块给我们这些眼馋的尝尝。”
老安人哈哈大笑,把剩下的点心赏了下去。
郁棠很高兴,道:“您要是喜欢,我下次来的时候再给您带。”
“主要是这桂花糖做得好。”老安人赞道,“这也是你母亲的手艺?看样子她的点心做得不错。”
郁棠抿了嘴笑。
计大娘看着,就去喊了早就等在抱厦的裁缝进来。
裁缝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娘,带着两个二十五、六岁的娘子。裁缝胖乎乎的,像个暄软的馒头似的,笑起来两个眼睛都快没有了。两位娘子则一个瘦小沉默,一个苗条机敏。
三个人进来就给老安人和郁棠行大礼。
老安人让计大娘把那裁缝扶了起来,受了两位娘子的礼,指了郁棠对那裁缝道:“这是我一位侄女,姓郁。”又指了那裁缝对郁棠道:“这位是杭州城金缕楼的老板娘,夫家姓王,你叫王大娘即可。”至于两位娘子,老安人指了指,没说怎么称呼,显然不记得这两人的姓名了。
王大娘立刻殷勤地道:“这是我两个徒弟,一个夫家姓李,一个夫家姓周。”
郁棠上前去打了招呼。
王大娘连声道着不敢,两位娘子则侧过身去,不敢受她的礼。
老安人也没有在意,问王大娘:“听说你这次带了苏州过来的新式料子,拿来我看看。”
王大娘立刻应了一声,和两个徒弟去搬了七、八匹布料进来,一一展开了向老安人和郁棠展示:“您瞧这月白色团花杭绸,往年织的不是折枝花就是水草纹,今年出的是佛八宝,因着用的是银色的丝线,远远瞧着,像是匹素面杭绸,可走近了,就能看见这团花纹样了……还有这匹,墨绿色绣小白菊的杭绸,又素静又雅致,做件外罩的褙子再好不过了。再就这匹,石青色仙鹤衔灵芝缂丝,冬天来了,正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