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于襄阳,坚战死。公孙瓒使刘备与术合谋共逼绍,绍与曹操会击,皆破之。所以我们先不谈二人之前是否有机会相识,刘备至少在192年就已经认识袁术并且曾经与他联合与袁绍曹操一战。那么为何袁术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例子一起理解。
《袁术传》:不闻天下有刘备。
《太史慈传》: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
太史慈出北海向刘备求援。当时孔融为北海相,刘备为平原相,两个人是平级,而且同属青州,北海与平原之间只隔了一个乐安,相去不远,不可能不互知。那刘备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像俩人毫无交集一样?综合袁术,孔融,刘备三人的情况,显然,“不闻天下有xx”与“知世间有xx”是当时的一个常用句式,并不是真地在表达认识不认识,知不知道的意思,而是有“入眼”这层意思在里面。袁术的表述表达的是对刘备的轻视,自生年以来,这人我就没放在眼里。而刘备表达的则是孔融对自己的重视,原来孔融眼里还有我刘备,出事了知道找哥哥来擦屁股。
我们回到元融的故事,当时元琛这句话说的是,你穷归你穷(袁术/元融),他富归他富(刘备/元琛),你也不必待见他(袁术鄙视刘备,不闻有刘备)。所以元融本来斗富失败,气得一病不起,在家里躺了三天,听到元继的宽慰立刻“乃蹶起,置酒作乐”(《洛阳伽蓝记》)。如果元继这里是在嘲笑元融孤陋寡闻,元融怎么会这么开心,转而病愈呢?
这一节分说完,篇幅还有很多,我们在讲两则上古小故事。本作当中我们已经分析过望洋兴叹的故事,讲了河伯冯氏望海的历史背景,是冯氏自关西冯夷迁居到渤海冯夷的映射。其实许多上古故事都是有真实原型的,因为上古文学匮乏,没有人会讲小说,人类的语言非常纯粹。大禹导河的遗迹现在基本都能找到,同样,我们可以再分析两则小故事:精卫填海和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