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将军德川吉宗将这条贸易线的贸易点直接定在了江户而非长崎,就是要把粮食与物资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听闻这船队又来了,德川吉宗问前去联络的三条予二,“你是拿来了什么新鲜东西了么?”
三条予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一个托盘送上。木质托盘在江户是很常见的,由于倭国是分餐制,所以托盘上可以放食物,放酒,放茶,放信物,放承上的东西。
当然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也会放人头。
将军德川吉宗看了看托盘,上面都是大颗的晶体。基本都有小拇指头肚那么大,拿起一颗来看看,就见晶体透明度并不怎么好,杂质也不少。入手份量也很轻,明显不是宝石。
“这是何物?”将军德川吉宗问道。
“回禀将军,这是盐。明朝的食盐。”三条予二恭敬又欢喜的答道。
听到这品相下乘的东西竟然是食盐,将军德川吉宗惊到了,“这……是明朝的御守盐?”
所谓御守盐很有历史,据说呢,在大约公元1世纪时被一个叫做“旗木佐佐鹿明”的日本船运工人无意中发现,在一次吃饭时“旗木佐佐鹿明”发现盐里面有一种结晶怪异,味道极其辛咸涩辣,无法食用,因此船运工人将这个盐用筷子拣出来随手扔到床下。因为海边隐晦杂碎的小鬼小妖很多,所以船运工人常常会被鬼压身。
“旗木佐佐鹿明”自从把咸涩的盐扔到床下后,不再有鬼压身的情况。所以每次做饭时他常把咸涩盐选出来分发给朋友。后来日本著名的通灵师"赉良"要求船工帮助搬运中国大汉王朝运来的书籍药材时发现有些船工的身上没有任何浊气。而有些身上有大量小鬼依附身体。所以叫来一些船工询问后知道是因为身上携带一种咸涩的盐,故此"赉良"将此盐命名为“御守盐”,并把“旗木佐佐鹿明”专门请来拣选御守盐。
到了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