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的死于非命,我不干这等事!”
片刻前,打下江宁城后是否要固守的争论几乎要爆炸般引起争论,等霍崇说完,一众人等都失去了争论的兴趣。会议甚至有些冷场起来。
霍崇随即命道:“对于行军作战,都提出些思路。”
镇江到南京,如果走陆路,有两百里。便是沿途要面对不少大小河流,绕点弯路。距离至多300里。
与之相对,从山海关到北京就有足足一倍以上的路程。六百多里的道路让京城的弘昼好歹得到了提前预警。
得知老八率军南下,京城内的上层都决定迎战。中下层官员,不管是八旗或者是汉人,全都一言不发。根本不参与到任何讨论之中。
这局面是很少见的,鄂尔泰与岳钟琪没能打败霍崇,满清上层没吭声。京城中下层官员则发起一轮轮的上书,要严惩两人。
弘昼觉得很是意外,又觉得有些安心。没了这帮中下级官员添乱,至少可以全心全意应对这场满清内战。面对军机处的重臣,弘昼再次试图确定,“霍崇果然是南下了么?他会不会虚晃一招?”
兵部尚书连忙答道:“回禀皇上,的确如此。”
弘昼很想再确定一次,却又知道反复询问毫无意义。年羹尧评价霍崇用兵飘逸,以弘昼登基后所见,此言的确没错。霍崇的人马在直隶南部与河南平原地区大肆折腾,朝廷本以为霍崇会如满清入关前那般,纵兵劫掠地方,把这些地区彻底砸烂。
却没想到霍崇的人马毫不停歇,除了破坏掉满清在这些地区的官府,却没有对民间造成什么损失。
就在朝廷以为霍崇会北上之时,霍崇竟然挥军南下。每一次行动不仅干净利落,更是超出意料之外。现在霍崇干出什么来,都不会让弘昼更意外了。
霍崇再厉害,也不可能让几万人飞行在江南到山东。既然无法预测,不如到时候再说。弘昼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