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容霍崇早就忘光光,因为这件事太莫名其妙,所以霍崇才留下了印象。
然而把这些事情串起来,一个新的脉络就合情合理了。
康熙两次废了太子,但这是权力斗争的结果。要是太子本人真的费拉不堪,昏庸无比。康熙早就绝望了,应该早早就废掉他。更不可能废掉之后再将其重新立为太子。
按照这条线考虑,人称贤能的老八其实是个实心眼的傻缺,就根本没有看明白这回事。支持老八的也应该是一群实心眼的傻瓜蛋。譬如曾经被老四玩弄于股掌之间,差点要把霍崇揍死的老十四。
相比之下,老四,老十三是机灵鬼。或者说是阴谋家。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个矛盾,那个毙鹰的事情很可能就是他们干的。而康熙当时正要重新恢复太子地位,趁势发作,宣布要和老八脱离父子关系,再无父子之情。
可支持太子势力在第一次废太子的时候基本全部倒台,以至于太子本人都无法在朝廷内继续立足。看到局面到了这个地步,康熙才不得不忍痛第二次废太子。
然而固执是老年人的正常心态。康熙的目光不可能从这个倾注他大半辈子的儿子身上挪开。和这个太子儿子之间的亲情虽然被毁,却不等于康熙不爱这个儿子。
所以康熙一直不愿意再立太子,不是要审查儿子们谁中用。而是要仗着自己身体好,熬死已经病入膏肓的这个儿子。然后立皇孙!
这样的话,乾隆的那个描述就完全对的上号了。
康熙晚年,问一直跟着他的方苞,谁可立为太子?深知康熙心思的方苞才会说‘看圣孙’。就是说别立太子了,看看废太子的儿子吧。
这个推论还不仅是有孤例证明。另一个证明则是雍正老娘在康熙死后的反应。
雍正的老娘听说雍正继位,就公开表示,“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
很多人认为这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