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的和平手段,没有流血。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心中有愧,妥善安置了柴家的后人。
《水浒》里的小旋风柴大官人那么牛逼,正因为他是柴家后人,朝廷庇护,才敢有恃无恐收留那些有违法犯罪记录的梁山好汉,由此可见一斑。
宋朝对柴家真不错,也没什么防范之心。
而这,是否也意味着……烧制柴瓷的柴窑,也通过和平的方式,自然而然转变成烧制宋瓷的窑了呢?
那岂不是说,‘柴窑’被继承了下来,只不过由于烧制柴瓷的技艺要求太高,因此技艺才逐渐失传的?
不过,即便如此,若同根同源,也定能从宋瓷身上,找出柴瓷的影子。
场内场外的古玩行大咖们,以陈宇和胡君杰先后亮出的柴瓷碎片的颜色作参考,发动头脑风暴,思考与柴瓷最相近的宋瓷……
很快,答案浮出水面。
汝窑。
汝窑的一大特色,就是青色。
只不过,汝窑的‘青色’,更加接近浅蓝色。
这件事的重点在于:汝窑的技艺很有可能继承自柴窑!
甚至由于赵家取代柴家的手段过于和平,大概率连里面的工匠都没换!
这就有意思了,无疑是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从今往后,人们再见汝窑,想必会有一番新的感受。
最最重要的是:现在柴瓷问世了,有柴瓷作对照,再去一代代往上回溯汝瓷风格与技艺的变更历程,说不定后世的我们能大受启发,就算是有朝一日福至心灵,破解了烧制柴瓷的秘术也说不定!
时代不同了,以我们现在的生产力,烧制柴瓷已经谈不上铺张浪费了。
如果真能逆向破解烧制柴瓷的秘术,我们将可以再塑柴瓷荣光!
批量生产柴瓷,让它真正作为世界瓷器史上最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