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清宫中的传统玩具,根据清人陆以恬《冷庐杂识》记载,七巧图与宋代的燕几图、明代的蝶几图有渊源关系。
燕几是类似桌子的家具,燕几图是通过2只长桌、2只中桌、3只短桌的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形式多样、广狭不一的拼桌图谱。也就是‘家具拼图’。
碟几图也是类似的图谱,通过三角形和梯形的6种13只‘碟几’任意组合,聚合为蝴蝶展翅形状,拆分可组合更多图形。也就是‘碟子拼图’。
实践决定意识,实践中发现这些东西好玩,那么便会有头脑聪明者,专门开发出此类的玩具。
历史渊远、可玩性十足的华夏经典玩具七巧图就是这么来的。
清代一些文人雅士热衷于此,便根据几何图形可以任意组合的原理,将挪移不便的桌子缩小改为方寸间可移动的板,七巧图由此产生。
益智图则是在此基础上由清同治元年的设计师童叶庚设计,由15块不同的木板组成,采用了八卦的原理排列组合,可拼制图形更加丰富。
陈宇捡漏这件‘七巧益智图’,便是出自清末宫廷的完整版、高配版。
说不定它曾经还被哪位小阿哥、小格格当成手心里的宝贝,摆弄过呢。
更重要的,是‘八卦’两个字。
陈宇的元气和心法皆来源于道家,八卦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
而这件‘七巧益智图’居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推演八卦的无穷变化!
光凭这点,即使不捡漏,硬花钱买,陈宇也会务必将其拿下。
好在那个古玩小贩确实去玩具厂上过货,本想找几件模样罕见的玩具涂个颜色,冒充古玩卖。陈宇戳穿了他,外加一吓唬,把小贩吓懵了,轻松捡漏。
陈宇捡漏的第二件值得一提的古玩,是一件口径十五厘米的瓷器,辽宋时期的三彩印花盘。
盘敞口,口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