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极品捡漏王 > 第1539章 楚国战鼓

第1539章 楚国战鼓(2 / 4)

鼓杵敲击出声。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

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的。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古文献所谓‘鼓琴瑟’,就是琴瑟开弹之前,必须先由鼓声作为引导。

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甚至有观点认为,最早的鼓应该是由远古的先民使用的,陶罐、陶盆等生活用具所演化而来。

出土的陶鼓证明,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陶鼓的制造。

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到了周代,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行击鼓事。

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鼓。

乐家压箱底的这面大鼓,就是一面汾鼓,即战鼓。

相较于战鼓本身,最先映入人们视线的,是它杀气冲天的鼓架。

鼓架上饰一组人物,反映了两军交战时的场景。

其中一方将士,为首是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四周为一群装备精良的士兵。另一方为辫发的虎狼蛮夷,均为步兵,似乎装备不如敌方,已被击败。

纹饰四周,由八对腾蛇构成,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