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最近收的家具比较多,这玩意占地方。
不过也真便宜,一把黄花梨的椅子,才几十块、一百多块,这放到后世根本就不敢想象。
其实八十年代初期更便宜,一把黄花梨的椅子才五块钱。
望着满坑满谷的好东西,刘青山心里也涌起一股满足感:距离以后开博物馆,又近了一步。
而且他还有一个新的渠道:等姨奶奶和杜云峰回到米国之后,他准备叫杜云峰爷爷帮着组建一个团队,专门回收流失海外的文物。
他现在的资金,也能够支撑这种事。
关键是,这会儿华夏的古董还没有经过热炒,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正是回流的好时机。
再等个十年八年的,那帮黑心老外,就磨刀去子开始宰大户,利用国人的爱国心理,把一些华夏的文物,都叫到天价。
如果有余力的话,刘青山甚至也不介意收一些外国的艺术品。
到时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大不了互相伤害,谁怕谁呀。
这个先不急,刘青山就等着岛国那边的经济泡沫破灭呢,那时候才是入场的最佳时机。
因为许多岛国人从国际市场上高价拍来的艺术品,甚至一直在银行的保险柜封存,还都没打封呢,就又低价卖出去。
刘青山一边观赏一边琢磨,等他看到那个蛇盘龟的物件儿,也被平安运送回来之后,心情不免更加愉快起来。
多亏了这宝贝,才能从银行里贷款,顺便从李大少身上割一块肉。
等他从藏宝室溜达出来,大伙还在那些恐龙化石跟前拍照呢,刘青山注意到,诗人的俩眼又有些发直,估计又是被刺激到了,恐怕会有新作诞生。
刘青山大声吆喝:“走吧,还有另外一个博物馆呢,年代比恐龙要近很多,是四五千年前的古人类博物馆。”
那就更要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