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要是闲了,也会腰里挂着一串夹子,出来溜达一圈。
很少会空手而归的,打几只山鸟,回家打打牙祭,在这个很少吃肉的年代,可是极大的诱惑。
就像是柳条丛里面的串鸡,傻的很,眼瞅着身边的夹子将同类夹住,它们也不知道躲避,还傻乎乎地去啄食那些当诱饵的小虫,然后一排排地被夹子拍住。
要是大夹子,还能打到油拉罐子之类的,那简直要美出鼻涕泡。
油拉罐子这名字可不是白叫的,香得叫你恨不得把舌头咬下来。
“青山哥,你和彪子哥领着俺们打鸟呗。”
等刘青山他们俩走近了,小娃子们还出声邀请。
这几个都是十三四岁的,在公社上小学或者初中。
像二牤子他们那些年龄太小的,只能跟着瞎哄哄,到时候能得个鸟腿儿啥的,就乐得屁颠屁颠的。
刘青山瞧瞧这几个少年,腰上都拴着一溜鸟夹子。
这年月农村的男孩子,谁还没几盘夹子,大都是自己用铁丝做的。
至于诱饵,一般都是白色的秸秆虫。
就是现在这月份,大人们整地的时候,要把田里割完苞米和高粱剩下的茬子刨回来。
小娃子们就从里面扒出来一只只白色的小虫子,然后装到塑料小瓶里。
等到下夹子的时候,在夹子的消息儿位置拴上一只小虫,小虫还是活的,来回蠕动,吸引鸟雀来啄食。
然后就会触碰到消息儿,夹子啪的一下,迅速合拢,就把鸟给夹住。
事先下好夹子,然后一大群孩子就开始遛鸟。
这个是真的遛鸟,就是把成群的候鸟,赶向埋设夹子的地方。
过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去清点收获了,运气好的,一天能打十多只,解解馋肯定没问题。
刘青山小的时候,甚至初中这几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