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何日请长缨 > 第四百六十八章 莫静荣的最后通牒

第四百六十八章 莫静荣的最后通牒(3 / 5)

茂有些方。

天地良心,徐茂反对采用临机的设备,没有一点私心在内。他只是打心眼里就不相信国产设备,觉得还是进口设备用起来更踏实。

这些年,浦汽采购了不少国产机床,在使用中也没出什么大问题。但在徐茂看来,这只是因为这些机床都比较简单,属于中低端机床,国外机床企业不屑于做,所以选择国产机床也无妨。

多工位专用机床可不是一台简单的加工中心,而是十几台、几十台机床的组合,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设备。这样的设备,让国内企业来提供,徐茂真的缺乏信心。他是技术部长,是要对未来生产的汽车负责的,如果生产线上一水地都是国产设备,徐茂总觉得自己是走在钢丝绳上,战战兢兢。

“我也希望采用染野的设备,但现在这个情况,你让我怎么和集团办公会汇报?”莫静荣满脸无奈地问道。

“临机提出的技术方案,看起来是可行的。但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临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多工位机床成熟应用的案例。集团在选用主要设备方面,有过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设备供应商必须有过成熟应用的经历,否则是不予考虑的。莫总,用这个理由向集团办公会汇报,是不是可以呢?”徐茂建议道。

“临机的多工位机床是有成功应用经历的。”刘智峰说,“老徐,你是亲自到渔源的大河无人机公司去考察过的。大河无人机公司的生产线,就是由临机建立的,其中包括了多种型号的多工位机床,有一些机床的工作模式和咱们所需要的机床基本一致。”

“大河无人机,使用的多数都是铝合金构件,而咱们的汽车使用的是碳素钢,这能是一回事吗?”徐茂反驳道。

刘智峰说:“这个问题,临机方面也回答过,他们说多工位机床设计的难点主要是在刀具的配合上,在这方面,加工铝合金构件的机床和加工碳素钢的机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