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
这里还不是后世热闹的商业街,而是拥挤破烂的小胡同。
骑车穿梭在胡同之中,苏乙左右张望着,很快他就发现了目标,车子停在一条不知名胡同巷口处。
左边第二户人家门口放着一个铁丝框子,框子上还拴着布条。
这是报框,布条是方便卖报的跨在脖子上,沿街走路叫卖。
很奇怪的是,从解放到现在,就这几个年头的报纸最为盛行,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和活泼。
但再过几个月,报纸出版业将一片哀鸿遍野。
这时候普通家人想要了解国家大事,报纸是最主要的渠道,权威性也最强。
有钱有身份的人家一般都是全年整订,有邮局邮差每天把报纸送到家门口,当然,订报纸也要有报纸票,凭票订报。
就算是有票,一年二十块钱左右的费用,让绝大部分人都望而却步。
所以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习惯零买报纸。
想要买报,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去邮局的零售点,像大广场旁边,前门大街和东单、西单等地方,到处都设有卖报纸的柜台。
只不过这些地方都是国营单位,到点下班。这时候是一点,中午休息的时间,铁将军把门,苏乙也不可能为了买报纸去熘门撬锁,不至于。
所以他只能选第二种,那就是找遛街串巷的卖报人。
这些人是靠关系从邮局“进货”,然后拿出来卖,赚取差价。
这时候卖报纸的都特别会吆喝,不光光是吆喝报纸名称,还要吆喝出吸引人的新闻标题,这样才能吸引路人“冲动消费”,来买报纸。
卖报人中午也要回家休息吃饭,但他们不是公家人,对于苏乙这种找上门的主顾,通常不会拒之门外。
“您要买报?”卖报人擦了把嘴,显然是在家里正吃着饭,就被苏乙打断了。
但他没有丝毫不悦,还很热情。
“屋里太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