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驾轻就熟。
除了傻眼的费仲尤浑外,此举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认同,以前支持微子启的臣子也舒了口气,可谓皆大欢喜。
如此气魄,才是帝王。
只可怜了一位混元大罗,带着七个看门人和两个阶下囚,在宫外淋雨。
准提极有耐心,闲着也是闲着,就开始调教七宝妙树内收取的两位截教弟子,诧异地发现他们的抵抗力居然超出想象,心灵中没有真正的臣服之念,对西方教大声地说不要。
这引起了霸道教主准提的兴趣。
就喜欢你们这种会喊不要的。
那边的调教按下不表,也就短短半月不到,已经有附近的诸侯,赶到朝歌了。
华贵的车马,成批的战奴,敬献的美女宝物,是统一的标配。
关于寿王的喜好,这些诸侯早就有过研究,知道他勇武过人,喜欢女色,自然也要投其所好,兵器美人安排上,如果入了法眼,将诸侯国的地界扩大一些,那岂不是美滋滋?
然而或许是帝乙那番考校起了效果,寿王的关注点,转向了战奴的数目。
后世分封一方的王爷,麾下兵力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准拥有私军,否则就是谋反,可这个年代却没法统计,因为有大批大批奴隶的存在。
这些奴隶不算士兵,可一旦发生大战,肯定会拿起武器战斗,其中身体相对强健,平日里就有训练的奴隶,就被划分为战奴,往往战斗力比起正规士兵还要强大。
奴隶完全属于贵族的私有品,奴隶数目不可能报备,只要能养得起,对于贵族而言,奴隶是保证权力的关键,战奴更是武力的象征。
从这方面来看,也能发现纣王要解放奴隶,绝不是仁慈,依旧是为了统治,想要遏制八百诸侯坐大的趋势,让中央变得更强。
他天真地以为,解放奴隶后,就能得到所有奴隶的感激和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