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不上未来的宋公。
有诸葛亮扶持,马良的女儿怎么可能会式微?
真正式微的原因,只可能存在于马谡,若马谡继续下错赌注,那整个襄阳马氏就复兴无望了,会成为昙花一现的代名词,宛若流星。
马良虽然是在关羽执政期间因公而亡,还罪及妻子家属……可这跟执政的关羽没关系,不是关羽迫害马良;甚至田信那边也没有捏造事端诬陷马良。
纯粹是出兵程序不合法,加上打了败仗两重因素,导致了马良的死亡。
北府还出兵救援、接应马良,马良死后朝廷处置家属时,用特殊手段进行回护……北府也没指责、追问什么,这就是最大的恩惠,如同活命。
北府若继续追究,马良妻儿绝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待遇。
最起码,也会流放到岭南。
以马良的家室、情操,妻子自然是通情达理,识时务的。
这桩婚事,她很是迫切,并委婉规劝马谡,开解马谡,不要再盲目扩大仇恨。
诸葛亮静静等待马谡的回答,他不喜欢强迫别人。
这不是要劝马谡放下仇恨,而是要让马谡自己想明白,去拥抱明天。
一边是侄女的终身大事,也是家族能否在新朝站稳跟脚的长远大事;另一边是复仇。
自己与北府,究竟有没有仇?
马谡细细沉思,反复思索;找不到田信羞辱他,或欺负马良的记忆。
哪怕田信造谣,说他兄弟极有可能是兵主不喜之人……可这只是造谣,反正听着也不是指鹿为马的胡话,算不得羞辱,隐隐有规劝自己兄弟的用意。
自己与北府有仇?
真的没仇,顶多政见不合;政见不合的主要因素,还不是因为丞相和兄长?
马谡只觉得心中空荡荡,又有些人之本性的庆幸。
何止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