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也不会马上逼罗斯打出德隆那样的打法,那不现实。
但这不代表着就没办法把罗斯的特点发挥出来,90年代末,斯托克顿的出场时间被限制在30分钟以,那剩下的时间交给了谁控球?
不是霍纳塞克,霍纳塞克是终结点和二传手,而担当球队指挥官的,是当时爵士队的188公分的控卫霍华德-埃利斯!
防守转换的突击得分+分球,是霍华德-埃利斯的拿手好戏,而罗斯显然可以做得更好,而且防守转变可以极大地减少罗斯的无谓变向。
在斯隆看来,罗斯很多球都是没必要的变向。
罗斯自己想要改变打法、斯隆也要给他创造改变打法的机会,配合默契。
顺应上赛季马刺队带起来的轻快进攻的潮流……目前还不算潮流,但斯隆觉得这会成为潮流,他当了30多年主教练,还能在向爵士队辞职的时候依旧是人们心目中的顶尖教练,靠的就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改变打法、适应规则。
有速度快的中锋诺阿、有吉布森这个运动型大前锋、有科沃尔这个投手,有罗尼-布鲁尔这个可以切入的锋卫摇摆人,配上罗斯,努力防守,打攻防转换,再适合不过。
不过灰熊队这边既然孙策都知道对方有了这个战术,教练组肯定也知道,早就有准备,纳什做好了和罗斯对抗的准备。
纳什打得很兴奋,他都以为自己要在太阳队慢慢的凋零,谁知道自己顺手帮一下的连ncaa都没打过的妄想进nba的小鬼,突然有一天拿了mvp了,跑来找到他说道:敢和我一起去闯荡新时代吗?
然后他就有了现在这群队友。
姜还是老的辣!
斯隆那边试图靠着罗斯的冲击力带动全队,打攻防转换,但是不巧的遇到了纳什。
纳什可是九月底就开始挑选可以和他一起打跑轰的队友,早早的开始训练,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