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陈曦觉得很一般的玩意儿,在这个时代完完全全是破格的,甚至属于可以破防很多小世家的操作。
国家到底记不记得你,其实就在这些细节上,而这些行为,就是实打实的在阐述,国家记得你曾经做的一切,纵然没有宣传,没有载入史册,但国家记得你做了什么,你安心吃你的,喝你的,国家会养你到死,待死后也会妥善的处理你的丧葬,送你入陵。
在陈曦看来,这种是理所当然,就连陈曦到现在都觉得人就该吃肉,堂堂恐怖直立猿进化了几百万年,难道是为了吃草?吃肉,必须要吃肉,每天都能吃上肉,才是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这个时代,别说每天都吃肉了,每个月能吃上,都已经算是盛世了,中原这个情况,历史长河之中百姓,除了开元天宝年间能摸着良心说一句吃饱,其他的时候,等改开吧。
故而陈曦执行的某些政策,在细节上显得异常另类,不是强不强的问题,是拔高到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已经相当于古籍传说的水平。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三河五校的老卒依旧认同自身身份,认为自己为国征战是具有某种正确性,正义性的原因——若是不正确,不正义,国家为什么每年还要给老子我补这么多东西,补到我死!
对此陈曦也没有解释,但有些时候,陈曦的沉默,会被不同立场的人进行贴合自身立场的解读,就比方说皇甫嵩就坚信陈曦对于黄巾的妥协,只是为了更好的稳定天下,而不是真的认为小民造反的正确性。
反过来,黄巾在陈曦兑现了一个个许下的关于衣食住行的诺言之后,也相信陈曦所言的正义确实是存在了,他们当年也确实是在争取这份未来,只是他们不具备这种思想智慧和相关的理论体系。
总之大家到现在确实是信了陈曦念的经,但经念出去之后,各家的解读各不相同,甚至是南辕北辙,对此陈曦只能说一句,百家出自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