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战争,人口都是总体增长的。
故而打完之后,恒河地区就算是留守部分的南贵百姓,需要转移的人口也超过三千万,而这三千万百姓对于已经初步完成基层管理后备培育的各大世家而言,那就是霸业之基了。
说实话,能看穿这一点的世家不多,但每一个看穿的世家都不会告诉其他家族,哪怕三千万的南贵百姓多到所有家族都发现了,每家都能分个几十万的程度。
可为什么要所有家族都发现,就只有十余家发现,每家凭实力匀个两百多万、三百万人口不好吗?
有这么一批人在手,到时候不管是去非洲建国,还是在中亚立业,都能实质性的立地成王!
哪怕南贵的人口在帝国层次确实是最垃圾的人口,可只要解除了种姓制度的天然约束,花费时间完成中原文化的同化,获得汉并天下的信念,那绝对是霸业之基。
袁谭当初南下见身在中亚的各大世家家主,缔结二十年后联手对抗罗马的盟约,也不是一句空话。
当时的荀谌就已经看清了局势,哪怕算不懂陈曦的谋划,做不到陈曦的成就,但他最起码知道陈曦想要干啥。
不过荀谌觉得陈曦最离谱的地方就在于,陈曦是真的提前告诉了各大世家答案,三令五申的让各大世家努力教化百姓,拿出他们各家真正的底蕴去教育百姓。
碍于现实的情况,但凡是在中亚站稳的世家,基本都努力去教化百姓了,但努力和努力之间也有着鸿沟一样的差距。
有的家族拼着自家吃草挤出所有营养去培养愿意追随自家的百姓,甚至将自家的家学,将自家百年来积累的治国思想,执政方略,管理心术,这等堪称屠龙技的玩意儿掰碎揉烂讲给来上学的学生。
而有的家族确实是达到了有史以来最为努力的程度,但对比上述这种,宛如云泥。
那么按照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