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好。
名义上,令杨业为副,又是一旦遇到难以决断之事,自己便用镇东将军武定邦的身份,统领全军,如此,免得以文总院身份,有越俎代庖之嫌,杨业知道自己身份,一些高级将领也知道自己身份,但下级武官不知道不是?
此次东征,自己必须亲自去才放心,才有一丝征伐胜利的可能性,若不然,就变成自己拍脑门瞎胡闹了。
杨业是很优秀的统帅不假,但自己可不信,他领着万余名未必心向大齐,不怎么靠谱的部族仆从军,在中原仅仅初期提供粮饷的前提,能在东瀛取得多大的战果。
自己便是怎么和他讲解,他也不会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
……
桓州,刚刚见过定安国使者后,陆宁回了府衙后宅。
定安国,用后世语言来说,就是本来是渤海国人民内部反对横征暴敛起义,结果恰好契丹来攻,灭了渤海国,因为定安国偏远,反而幸存下来。
定安国,暂时肯名义上归附便好,反而是辽东和长白山女真之间很好的缓冲。
现今要真正征服整个东北诸多部族根本不现实,巩固现在的领土,便需要很长时间了,偏远诸部,肯名义上内附,便求之不得。
不肯内附的,也不去征伐,慢慢来就是。
但若遇到横空出世的人杰,有统合一些部落的迹象,那便必须要打断,但也不一定非要出动官军远征,支持弱小部族对抗强大部族便好,令他们互相仇杀。
等以后时机到了,再教化诸边。
琢磨着这些事,陆宁慢慢品着羹汤,琢磨要不要趁部族军还未集结,令杨业在此整顿军马,自己回汴京一趟。
现今秋高气爽,这一出来,又是七八个月了。
若现在不回去,便要等扶持朴氏夺权后,远征东瀛前,再回汴京。
但便是扶持朴氏极为顺利,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