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我的光影年代 > 第二十一章 日常(1/6)

第二十一章 日常(1/6)(3 / 4)

的现金吓人!

“你问我有多少钱干嘛?”

“…我准备抄底一波阿狸影业的股票,等到马芸把淘票票、娱乐宝并入阿狸影业,再套现离场,赚他一笔!”

“你怎么知道马芸会把淘票票并入阿狸影业?”

“…我不知道啊,所以,就是赌嘛!”

“你准备了多少钱?”

“五千万吧,太多了,容易打草惊蛇…之前跟宁昊他们几个各自出资五千万,买了文化中国的股票,后来阿狸把文化中国手收购了,我们各自赚了1.5亿…你没见博哥在大兴自己建了栋别墅?”

“…那你赚了钱,干嘛用了?”

“投资了b站…”

“行,我跟你买…”

糖糖转念又想:“你还没说以后需不需要编剧呢!”

“当然需要,电影产业不止有经济属性,还有文化意义,他们的逻辑简单分析一下,第一,拍电影当然就是为了挣钱;第二,拍ip电影就是最好的挣钱办法;第三,中国观众其实好糊弄——这种充斥着傲慢与偏见的坦率,很令人心寒,不止是不愿谈阿堵物的文人闻之皱眉,而且归根到底,电影诚然是为商品,但毕竟也是艺术和表达,岂能完全只认其经济属性?”

“搞互联网的不懂电影,他们迷信大数据,其实这套东西,老美早就玩过了,就是制片厂主义。资本主导一切,金融势力控制制造过程,凌驾于导演,编剧,演员之上。资本中心化,工厂化制造电影。集体创作,流水化分工,消融个人才能和创造。”

“是吗?”

糖糖赶紧发了朋友圈:“刚才跟潇然讨论了下,他的原话:'世界上的电影发展规律,没什么影视发达国家没玩过的,美国的影视产业什么阶段都经历过了。所谓的不需要编剧,本质上就是上世纪美国的制片厂主义,惟金钱论,完全无视了影视剧本身的艺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