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书战策,样样精通,可为客卿,随侍君前,参赞军务。”教官略微想了想,然后才又说道。
之前,在卫苏军中,三军统帅,虽然是卫苏,但出谋划策,行军布阵,多数却都是他在一旁参赞谋划,甚至可以说,连行军作战的计划,都是他一手策划的,卫苏成为卫国君侯,要拜他做左庶长,自然没什么问题,军中也不会出现不服管教的情况。
但蒙浚则不一样了,蒙浚不过是奉了夏王(实际上是赵国君侯的谕令)前来宣读谕旨,然后留在卫苏军中效力的。对于卫苏军中的各级将校来说,蒙浚这就等于是空降兵,外来者,如果一来,就让蒙浚担任实职领军将领,势必会引起其他人心中的不满,甚至于对蒙浚出现阳奉阴违的现象。到那时,就算蒙浚再怎么有才能,也根本施展不出来了!
倒不如先让蒙浚做个客卿,跟在卫苏身边,等蒙浚立下了足够的功劳,树立起了一定的威信后,方可让其名正言顺的领兵。
听了教官的话,卫苏微微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只是,蒙将军,这会不会太委屈你了?”
“君上言重了,只要能为复兴卫国尽一番心力,浚就不觉得委屈。”蒙浚急忙躬身行礼说道。
“那好,那寡人就先拜将军为客卿,随侍寡人身边,参赞军务。”
“多谢君上。”蒙浚躬身行礼说道,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君上,臣还有一事,禀奏君上。”
“什么事?”卫苏有些意外地瞧着蒙浚,问道。
“君上,臣来此之前,王上曾命臣前去联络蒙桑以及周雎等部,集结卫国所有反抗力量,拧成一股绳,才好从容应对薛军。”蒙浚躬身说道。
听了蒙浚的话,卫苏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理该如此,当初教,左庶长曾经说过,一根筷箸轻而易举的就能够被折断,但如果是十根筷箸绑在一起呢,却用尽力气也都不能折断,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