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歌鹿鸣 > 第71章 靖难

第71章 靖难(6 / 7)

信任薛禄。似薛禄这样与汉王交情不浅的武将,朝中着实不少,即使张辅去顺利将汉王抓回,这些人的心里,恐怕也还是向着汉王,对自己这个皇帝并不心服。而天下舆论和民心,此时在摇摆之间,自己出马,才是立刻占领舆论、收服民心的最好办法。

然而御驾亲征,可是件大事……朱瞻基一时犹豫不决,看向夏原吉。

夏原吉此时已六十岁,身体又不大不好,每日上朝需两个人搀扶,皇帝特意送了几名侍女给他。夏原吉先是推辞,认为这是勋臣才有的待遇。朱瞻基却坚持:夏卿你就是朕的勋臣。好笑的是这次汉王的造反檄文,说是靖难清君侧,列举了朝中几个重臣的罪状,夏原吉这侍女搀扶上朝一事、被列为罪状之一。

此时见皇帝询问自己,夏原吉沉吟良久,缓缓说道:“陛下记得李景隆吗?” 李景隆,这本是个众人不大敢提起的名字。燕王靖难之时,建文帝误用李景隆,先是葬送了几十万倾国之军,又开金川门迎敌,生生将江山送给了燕王。

朱瞻基听了这个名字,全身一震。夏原吉接着道:“汉王本是陛下的皇叔,这一次效仿太宗‘靖难’,其意甚是歹毒。军中自将领到普通士兵,似李景隆一样,认为这是皇上家事、想开金川门的不在少数。年纪大的畏惧汉王的就更比比皆是,见到汉王,很难说会怎么样。陛下只有御驾亲征,才能击败汉王的谬论,才能确保军心。”

这些道理、和刚才想到的是一样的;不过建文帝这个失败的教训,更让自己警醒。“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夏原吉不敢说建文帝或朱允炆,委婉说的是李景隆的名字,这可就是二十几年前的事。

夏原吉见朱瞻基凝神思索,接着道:“汉王刚刚举事,陛下一定要先声夺人,亲征的檄文今日便发,大军更是兵贵神速。”

朱瞻基听到这里,不再犹豫:“好!朕便亲征!张卿速去准备,明日大军便出发!杨卿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