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自北方来,江南转了转?”
永乐帝登基之后,一直忌惮西琙诸国,尤其是蒙古后裔的帖木儿帝国。永乐十六年派陈诚出使西域,十八年七月陈诚返回大明,居然带来了二十七国的使臣,共有六百多人。其中有帖木儿帝国的宰相阿尔都沙,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使臣等重量级人物。
永乐大帝接到报告极为重视,先是让陈诚带着这几百人在大明的九边军镇参观,展示边防的军事实力;在北京亲自接见后,又让在山东,河南,江南一带观光。自然,各国使团对大明的富裕繁华啧啧称赞。
到了永乐十九年三月,永乐大帝以狩猎为名,调集十万军队,在怀来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类似今日的阅兵活动。“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这些大明的精锐部队,与广西云南的“土狼兵”“白杆兵”等地方部队一起,展示了包抄突击合击刺杀射击等各种军事科目。当然少不了大明当时极度领先全球的“虎威炮”“火龙枪”“火龙车”等火器。
各国使节又惊又叹,原来一直趾高气扬的帖木儿帝国使臣当即拜倒在永乐帝脚下,“叩首触地”;其他各国也由衷拜服。大家都没有想到,大明军威如此强盛!
帖木儿帝国的第一任君主帖木儿曾在永乐四年率军东征,没到大明,是病逝在东征路上。此时帖木儿帝国使臣见了这次阅兵,直接承认:“帖木儿大帝死在东征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倘若真打,惨败是一定的,帖木儿帝国还不知成什么样。
明明是如此强大的一个国家,待各国却如此睦邻友好。西域这二十七国感佩之下,从此安份了整个有明一朝。直到明末,西域,即现在的中亚西亚都很安稳。
而埃及更是在使臣回国后边解除了红海对东方商船的禁令,使得数年后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抵达了红海沿岸。此是后话。
甘棠此时提起,是因为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