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塌陷。”看看莲花又道:“朝鲜几时如果需要,可以去匠人教一教。”
莲花心中感动,仔细研究着手上的砖,看到砖上工工整整的有字,问道:“为什么砖上写字?”
朱允炆笑道:“应天府城墙因规模宏大,所需砖块实在太多,是由全国三十二府一百四十八个州县共同烧制。皇祖父为了严控质量,要求砖上写上县甲人名,以便管理追责。”
莲花睁大眼睛:“每一块都写?”
朱允炆微微颔首:“是,每一块。有的州府是雇了专门的文人统一书写,比较流畅工整;有的地方是工匠自己画,就比较村野了。”伸头看了看莲花手上的砖:“这块看来是个秀才写的,还是颜体楷书呐。”
莲花扑哧一笑:“后人岂非可以据这些砖块研究中国书法?”
朱允炆见她高兴,便附和着开玩笑:“何止书法!文字啊,篆刻啊,百家姓啊,都是我大明的第一手资料。”
莲花笑:“那你可得安排把这城墙看好了。”
“应天府的没问题,汉城几时要建,我派匠人去教。”说到汉城,朱允炆忽然想起来:“对了,赵胖告诉你了?你五王兄继位的事。”莲花点了点头,望着朱允炆犹豫了下,侧身别过了头,眺望远处。
朱允炆心中轻叹一声,也眺望着远方,说的轻描淡写:“莲花,我准备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过了新年就安排礼部准备,到时遣使去汉城行册封大典。”
莲花全身一震,抬眼望向朱允炆:“真的?你肯这么做?”
朱允炆笑:“怎么这么惊讶?皇祖父当年不肯册封,还是朝鲜刚刚建国根基不稳,担心有变化。”莲花心中明白,那时候高丽王室其实随时有可能翻盘,李成桂自己也一直担心。
朱允炆接着说道:“如今朝鲜国泰民安,已成定数。自然应该册封。”凝视着莲花说道“我也见过你五王兄,有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