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派使者去日本,一是为了倭寇之事,二是要求日本国前来朝贡。结果三次都毫无音讯,有一次连使者都没能回来。”
朱元璋是个要面子的皇帝,这话实际说了一半,使者不是没回来,是被日本人砍了脑袋,朱元璋为此震怒,扬言要出兵日本踏平嘬尔小国,后来忙于北征蒙古,也没真出兵,日本距离是不远,但是隔着海洋,出兵则要动用水军,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连当年忽必烈也没有征服啊。
这时齐泰奏道:“圣上!据臣了解,前三次我朝使者去时,日本恰逢内乱,大约无人应对我天朝也是有的。听闻洪武二十五年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满将军已经逼降南朝后龟山天皇,统一了日本,也许现在派使臣去昭示足利义满,可以宣化夷邦。”
黄子澄却说道:“陛下海禁已经二十多年,日本国短缺我天朝的商品,北朝也好南朝也罢,早晚会妥协,前来朝拜纳贡。不如等日本来朝再说。”
百官又随二人分为两派,齐齐看向皇帝。
朱元璋叹道:“经三次使臣不归,朕已定日本为‘不征之国’,隔天过海,对我大明不会有多大影响。让齐王把山东这些倭寇先赶出去,来不来朝随他去罢。”
朱允炆心中有些不赞成,但是听祖父已经决定,便不再多言,退在一边。
这时礼部尚书郑谨上前奏道:“朝鲜国快马来奏,感谢圣上保护朝鲜宜宁公主,此次特意送来良马三十匹。公主的陪嫁上次在铁岭被劫失散,重新置办的已于九月三十由知密直司事赵胖押运自汉城出发,拟直接送京师朝拜圣上。乞圣上恩准。”
朱元璋微微颔首,经历了倭寇之事,益发觉得朝鲜的恭谨难得,温言道:“准奏。待赵胖来了,郑卿带他上来。”顿了顿又道:“宜宁公主到了也是,直接领上来。”
礼部尚书郑谨应声答应,百官都不由得看了看朱允炆。
朱允炆不由微微红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