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知恩松一口气,笑着说:“知恩十二岁了,自记事便在宫里,一直跟着郑提调。原来在宫里见过公主,人多隔得远,公主大概不记得了。”右边一颗小虎牙在笑时露出,两眼弯弯的似小月牙,面颊红红,秀丽中透着机灵可爱。
莲花回忆着却确实想不起来,微笑问道:“宫里都好吧?王妃和郑提调都好?”
权知恩笑道:“都挺好的。就是几位大君的伤一直不好,宫里的医官没什么好办法,王妃忙着四处求医问药,郑提调也跟着忙得紧,光是人参就寻了十几根。”
莲花皱眉道:“大君受伤?谁受伤?”
权知恩觑一眼莲花,轻声道:“就是三位大君五月自全罗道回来的时候,都是身受重伤啊。永安大君是左臂左腿各一处箭伤;益安大君最倒霉,除了腿上的箭伤,脸上有一道深深的刀印;靖安大君后背的刀伤好深,大腿上的箭头没拔干净,回来又割开伤口……”
知恩絮絮叨叨地说着,莲花脸色发白:他有伤!那么重的伤还来回奔了那么远!
朱权叹道:“好男儿!高丽,不,朝鲜的男儿都是好样的!”朝鲜的名称用了才几年,说起来时常常还是高丽。
知恩笑,冲朱权行个礼:“谢王爷夸奖!”
莲花打心里喜欢这个小姑娘,看向朱棣。
朱棣还是漫不经心地笑着:“你喜欢就留下。本来就是你朝鲜的人。”又对王景弘吩咐:“外面的两位朝鲜侍卫招呼好了。”
王景弘应声而去,这两个朝鲜人一早就到了,口口声声找“王大人”,哪个王大人又说不清楚,自己幸亏过去看了,这小姑娘倒是口齿伶俐,问了她才明白是找宜宁公主的。
莲花微笑着对知恩道:“知恩,你以后就跟着我。”说着把簪子递还给她:“这个你收好,将来一定用到。”
朱棣听出她语中的悲伤和决心,看了看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