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上朝进宫总是份外恭谨。接着十几年驻守边境大漠征杀,有多少次差点丢了性命?
五年前大哥太子朱标因病忽然去世,难过之余却有些隐隐的期待,期待自己这些年的努力也许将有结果。
谁知道,父亲立了皇太孙!那个什么都不懂,京城都没出过的侄儿将成为帝国的统治者。自己仍然只是燕王,驻在北平非奉诏不得回京,一纸公文到了就得杀入大漠的燕王。
说不在意,肯定是假的。
可是,可是自己是大明的燕王,父皇对自己还是寄予厚望的吧?把北平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自己。他是大哥的儿子,是自己的大侄子。既然父皇立了他,自己作为叔叔,总得尽力辅佐。父皇赶走蒙古鞑子打下天下不容易,大明的百姓也才过了没几天好日子,自己只当守住北疆,保大明平安。
朱棣又喝了一杯,问朱权道:“你小时候和他一起在太学?”
朱家人多,亲兄弟就有二十几个,姐妹十几个,还有朱元璋的干儿子二十多,众人又皆多子,所以不大见的子侄名字也对不上是常事。朱棣年长,二十二岁离家就藩的时候,朱允炆还是个五岁的小毛孩。这时努力回想,也只模糊有个小童的影子。待后来偶尔返京再见到,已是翩翩少年了。
朱权也喝了一口,想想说道:“他比我大两岁,太学里开始是在一起的。不过学里有几十个人,我和他玩不来,不怎么要好”
朱棣随口问:“怎么玩不来?”
朱权道:“我们玩的都是男孩子的玩意儿,刀枪棍棒捉鸟捕鱼。他不一样,人本来瘦弱,又总是安静地呆在角落,和先生倒比和我们有话说。像个,像个女孩子”。
朱棣有些好笑:“你自己皮赖,倒说人家文静”。
朱权笑道:“那是。他的学问是最好的,先生出的不论对子还是破题,他总是对答如流。”
朱棣叹口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