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县那边的物价,对贫困学子来说太不友善。
而且红岭新村还开通了前往新民县的公共马车。
四文钱,就能从红岭新村坐到新民县集市大槐树广场。
这个价格,对手头紧张的学子来说十分亲民友善。
据说是惠民车行率先开通这条路线,其他车行纷纷跟进。
唯一不好的就是,公共马车很挤很挤。明明只能坐二十来个人,恨不得挤上七八十个人。
每次坐公共马车,就是一场人生历练。
胖子都能被挤成纸片人。
以至于连车顶上都坐了人。
“怎么有这么多人?”
“没听说人说吗,红岭新村加上东林新村,还有其他几个村,住了将近七八万人。那边紧邻马场,公子哥们去马场必经集市,在集市开店做公子哥的生意最方便。公子哥们一高兴,随便打赏一点,都抵得上好几天的收入。”
“我是问去新民县怎么这么多人?这么小的马场,少说挤了四五十个人。”
“一共有五十六个人,我数了。”
“车夫疯了吧,就不怕翻车。”
“车费便宜,自然要多拉点人才能有钱赚。”
“几位兄台都是去新民县?”
“正是!三元公杨先生和孙先生分别出了新书,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
“文青书局为何不在红岭新村开了分店?”
“书局和车行一定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文青书局也堕落了。还自称读书人的私家书房,正是臭不要脸。”
“文青书局典型的嫌贫爱富。《大周生活秀》在红岭新村都有摊点,唯独不肯开一家分店,方便我等。”
“谁叫我等没钱,人家根本不在意我们这点生意。光是住在新民县那帮有钱公子,就养肥了文青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