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正前方。一块八十尺见方,十多尺高的石台上,琉璃宝塔高耸入云。石台四周是砂石阶梯,雕刻着各种佛经故事;八角形的塔身和九层塔面上的琉璃砖在这样阴沉的天气中依旧光彩离合。
东西北三面高墙绿树,林阴下设了案几坐席。王守仁与朝廷官员坐在北方,大报恩寺的僧人带着各国番僧让到了东首,先到的道士自觉地一一坐在西面。
虽然王守仁极力控制规模,平民百姓一个没放,就是文家这个级别的世家,也只给了文森太仆寺卿一个位子,然而场中仍然有好几百人。南京六部官员、皇亲国戚几乎都来了。
北面的第一位,赫然坐着宁王朱宸濠父子,见朝天宫的进来,朱佑枫冲飞天一个劲儿挥手,若不是宁王拉着,怕是就冲上来了。之后是南京守备太监王伟、礼部尚书乔宇等,都是在南京呼风唤雨的重量级大人物。
最要命的,两位蓝色圆领的史官安静地坐在南面塔下的角落,半隐半现。王守仁还真尊重友邦建议,将这一段佳话记入大明史册。
朝天眼尖,忽然看见仇英一身长随打扮,青衣小帽,随朱存立在王守仁身后,见朝天发现自己,笑着睒了睒眼,朝天不由也笑了。北面一排在座的这么多南京头面人物,有几个不认得仇英?扮这长随真是画蛇添足。
弘天不敢疏忽,领着朝天宫众人自东往北再往西,依次一一认真招呼。今日在场的无论儒释道都是有相当身份的,这种场合下一个不小心漏了个把,很容易结成仇怨,尤其弘天年纪轻轻做了朝天宫观主,道门中有许多不服气的。
“琉球国师,金刚明王到!”
“琉球国师,金刚明王到!”
“琉球国师,金刚明王到!”
一声声粗犷的高呼,响彻天地,震得琉璃宝塔上一层层的风铃都叮铃铃叮铃铃摇晃起来,案几上的茶盅点心碟也格啷啷颠簸不停。
弘天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