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形成扫遍一切的气势,而墨索里尼这个号称是凯撒的后代的自封英雄,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他的虚荣心。
他不仅喜欢像后世的许多当权者一样喜欢高大的,宏伟的工程和建筑,甚至是集会活动来衬托自己的英明威武,而且即使部署军队,也喜欢放在他认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和能够给他带来无上光荣的地方。而这种把军队放在聚光灯下的做法,无疑是把军队往死路上带。他的那些鲁莽而草率的决定偏偏缺少了希特勒的那种灵气,这使得意大利人一败再败。
更何况意大利人的三军规模虽然不小,但三军缺乏协调,作为意大利军队总司令的巴多里奥元帅打算整合一下,但这种向军队伸手的做法招来了三军实际总指挥墨索里尼的反感,遭到了限制和削弱,最终被挤兑下台了。
由于墨索里尼匆忙进入战场,全国准备不足,加上意大利人的士气早就消磨了很多了,所以意大利人在二战中有了面条形象也就很正常了。
但此时英国人却不知道意大利人是如此的脚软,他们被意大利人那73个师,160万人的军队烦恼的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如果意大利人攻击别的地方,英国人说不定也就把人一撤,把军队拉回本土去了。让意大利人先蹦跶几下再说。但偏偏墨索里尼很想效仿一下凯撒,当年罗马军队也是首先征服了北非的迦太基,所以老墨选择了埃及。实际上除了战略考虑外,也是虚荣心在作怪。他根本没有猜到他征服红海沿岸的这一脚正好踏在了大英帝国的鸡眼上,那里有苏伊士运河,维系着英国人生命线的要冲所在。这里是万万不能有失的。
印度这颗大英帝国皇冠上明珠、马来亚地区甚至中东地区的各类资源和聚集的财富,都是要走这条路的,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甚至黄金白银都是通过这条人工运河直抵英伦三岛,比起绕行好望角要近了很多。
而这条线原来的德国人并不是很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