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些基础学科才是科学大树的主干。那些结了硕果和美丽花朵的,不止是枝叶上的点缀而已。但人们却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里。
为了扶持这些基础学科,不至于让那些科学家窘困与生活的无奈,饿着肚子搞研究,孟享特地拨了专款对之资助,并设立了大奖。
这个大奖却不是只针对华夏的,孟享一开始面向的就是要把这个奖项影响到全世界。华夏需要吸纳别人的智慧,美国人若不是一个开放的国家,那么他的成就也不会如此的长久。有容乃大,基地薄弱的华夏,需要学习别人的长处。
对于一个被很多西方人依旧认为愚昧落后的国家,别人又怎么会跑来?面临着二战开始后的欧洲人才外流大潮,华夏要想从中分一杯羹的话,必须解决自己的形象问题。
要么华夏出几个世界闻名的科技人才,要么有一个有国家影响力的大奖出现。
孟享决定要双管齐下。
孟享的脑海中有一些上学时候填鸭师教学留下的痕迹,有些知识还没有遗忘。一些简单的知识却是几十年来一两代人孜孜不断的钻研总结出来的。孟享只是从中选择了几个适合的方向,适当的暗示了一下华夏的那几个大牛们,他们就已经有所突破了。或者孟享选择了一个课题,由那些大牛们去研究,长时间的研究也有了突破。
一个大师带动的是一个领域,一个巅峰在世人面前让人敬仰。孟享不过是在提前制造几个大师而已。只有几个大师的出现,才能引动国外科学界的关注和交流,由此让华夏的学者们眼界大开,活跃思维,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大师。
这不是拔苗助长,而只是孟享适当的施点肥。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他们自己。当然基地的科技中心内提供了最完备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不可获缺的催化剂。多少华夏科学牛人就是因为缺少各种设备无法求证推理,才导致很多奖励与之擦肩而过。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