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问题搞好了,先锋军的地盘才可能稳定。先锋军的低保政策也是建立在战区内的耕地解决了大部分粮食问题后,才补上缺口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的。如果是出现了战区内的耕地出了状况,那么大数量的粮食缺口可不是用钱轻易就能补上的。
而且孟享印象中记得,抗战时期,在37、38年两个丰产年后,39年华夏可是又出现了粮荒。虽然战区内的水利设施经过一冬天的整修,对旱涝有了保障,但其他地方呢?
如果先锋军继续占领其他地区,最终也要面对其他地方的粮荒问题。随着二战的爆发,粮食涨价,从外边所获得的粮食只怕成本要更高。所以,还是自力更生的好。
所以从刚过完年开始,关于农业和农村的会议,即使在战争期间都一直没有停。
“我反对大面积使用春小麦新种子。这些新种子可能会获得高产,但也可能会导致粮食绝收。小范围的试验,不能代替大规模的种子种植。”对于周白提出的大面积推广农学院新研制的春小麦新品种,李树春提出了反对意见。
稷下学宫生物工程学院的叫法没几个人认可,大家普遍都喊为农学院,让孟享有些尴尬。不过,这里的农学院实力却是很强。这个年代,华夏有很多农业大学,诸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等都有专门的农学院,北平还有一个燕京农业专科学校。
但随着曰本人的入侵,这些学校都逐渐办不下去。但随着政斧西迁,也因为条件艰苦,无法继续试验探究。而此时的稷下学宫成了一方净土。尤其是在先锋军占据了山东后,稷下学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投奔而来的人更多了。
孟享也是让赵书行专门负责此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吸引人才。稷下学宫的农学院就是这样被一点点汇集起来了一帮大牛。鉴于研究农林的特殊气候需要,此时的农学院在泰山附近重新安家。
山东连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