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魏忠再次开口:“皇上!如果这样您还不能免去李大人的死罪,那么末将再与你讲一事。”
“说!”
“夷洲境内,白莲教起誓之时,敌人二十万大军包围丘陵城。此前,李大人早已下令我军分兵而动,主力叁万军进攻白莲教后方,副军一万五千人于二十里外扎寨接应。丘陵城中仅仅五千军士。当日,白莲教攻城,仅声势就将我五千将士吓得肝胆俱裂,几无一战之勇。是李大人在城楼一首慷慨激昂的陈词,震慑敌人二十万军,换气我军战心,靠着五千将士成功守住了二十万大军进攻!”
魏忠此话一出,不仅是百姓,连周围的御林军锦衣卫以及控制刑场的三百士兵都倒抽一口凉气。
五千人抵御二十万人的进攻?这怎么可能?
凭一番陈词就可以?
谢谢!这不是童话世界!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百姓中有人嘀咕起来。
皇上表情不变,继续道:“说来听听。”
魏忠表情肃穆,仰天回忆:“当日,李大人如此说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当魏忠一字一句地将《满江红》念出,场面变得寂静无声。
是怎样的豪情壮志,又是怎样的爱国情怀才能作出这等精彩绝伦的诗词?
就算不是将士,没有亲自站在城楼面对二十万敌人压境,听到《满江红》的百姓官兵大臣,听到这首词的所有人都感觉一股热血上头,那种怒发冲冠,收复山河的英雄气似乎收到了召唤,自内心深处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