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他捞了多少,估计其身价在香港也是大亨级别的了。
1986年2月6号,香港《信报》排出香港十大财团,长实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达三百四十多亿港元,名列榜首。
若张懿真的这次在外汇之中捞了几十倍,十五亿的几十倍,那是多少?也许,可能,大概已经是香港的首富了。
没有人能有个准确的数字,哪怕是张懿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次他捞了一大笔。都说捞“第一桶金”,而张懿这次利用外汇,捞的金已经不能用“桶”来形容了,他捞的简直就是一堆,一大堆!
看过张懿写的那篇经济评论,很多不屑一顾,或者没有引起重视的人,顿时后悔不已。但这世界没有后悔药。
钱,有些时候也是身份的筹码。毫无疑问,张懿这次身家暴涨,地位也水涨船高,就算没有和香港老一辈大亨平起平坐的资格,但至少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尤其是霍家。
张懿和霍家的关系一直很微妙。霍家小姐拜在张懿门下学功夫,霍家公子霍震宇和张懿合伙了不少生意。但这都属于小辈之间的合作,霍家的长辈不过是出于放任状态。当初给张懿面子,还多是看在赵晨曦那个洪门大佬的面子之上。而如今,对张懿的态度也不得不发生变化了。
当《飙风营救》在北美以六千万的票房下画,张懿的工作重心由外汇市场转向了电影市场。
练武,拍电影,那才是张懿感兴趣的东西。至于赚钱,张懿喜欢用钱赚钱,而不喜欢用人赚钱。
如今有了钱,张懿手上自然不缺少替他赚钱的人。事必躬亲,那估计和诸葛亮一样,累死了也活该。
有人赚钱,为了活着。而有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张懿活着,显然不是为了赚钱,也不会只赚钱。
钱,自然不嫌多。但也不至于为了更多的钱,特意去做什么。赚钱不是目的,只是一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