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气概,直接写了一份奏折,保举侯方域为平阳知府,如果不出意外,朝廷自然是照准的,侯方域的入仕梦想算是完成了,而且起点颇高,一开始就是正四品的府君。
侯方域并不知道,孙元对一开始对他是颇不以为然的。
在得到费洪急报说侯方域得了钱谦益的推荐,要前来投靠的时候,下意识地不太想用这个人。没办法,孔尚仁那部《桃花扇》对孙元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在书中,这个侯朝宗就是个没有担待,没有民族气节的叛徒汉奸。
钱谦益这个水太凉头皮痒的家伙竟然向自己推荐侯方域,此二人还真是臭味相投啊!
再说,孙元一向对明朝复社东林那群书呆子偏执狂没有任何好感,也不太想用。当然,人家是“君子”孙元是他们口中的“小人”,君子自然是不会去投效小人的。上次自己强抢了董小宛,就被那群书生骂成转收人妻的活曹操,未来的反贼。还说,自己不去南京还好,若是敢去,当集合天下正直君子“扑杀此獠。”
如此一来,孙元被把握舆论的书生们黑到骨子里,无论为国家为民族立下多大功劳也没用。他虽然不惧怕这些书生,不过说句实在话,还真有点怕去南京,面对明朝汹涌的学生运动。
还好,在北伐没有结束之前,孙元也没有去南京的可能。
不过,听到这事之后,不但黄佑,就连傅山都是喜形于色,都同声叫起来:“恭喜太初,得一贤才!”
对于二人的话,孙元不敢苟同,哧一声笑道:“一个只知道科举考试,只知道高谈阔论,武不能带兵打仗。文只能写几篇八股时文,连一县行政究竟是如何构成的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即便名头再响亮,究竟贤在何处,才在何处?”
傅山笑嘻嘻道:“能写一手好文章也是个本事啊,能够获取极大名声,谁敢说侯朝宗没才?”
黄佑道一脸的严肃:“太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