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国士 > 第1183章 炎热一夏

第1183章 炎热一夏(6 / 7)

一个,就连望台和土围子上的哨兵也逃到阴凉处避暑去了。

据他所知,建奴一向军纪严明,像这种擅自脱离岗位的行为那可是要被砍头的。可现在却好象没有人管,这说明,建奴的军纪已经彻底不存。而且,听人说建奴已经断粮十来日,再加上又起了瘟疫,军士死亡将近五成。也许……也许孙元就在这两天就会发起总攻。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一阵嘈杂声传来。

仔细聆听,好象是有人在远处唱戏,又是鼓儿,又是罄儿,又是笛子,又是喇叭,好生热闹。

“这是什么?”阮大铖满心疑惑,忍不住回头问果园。

果园是宁乡军火夫,扬州镇在搞什么名堂,或许他知道。

不过,果园好象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大司马,小僧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了?”

阮大铖:“你们宁乡军也养戏班子?”实际上,在这个年头,昆曲已经开始在上层阶级和市井中开始流行。

所谓昆曲,又叫昆山腔,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最早出现在元朝末年。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昆曲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加上完美的舞台置景,可以说在戏曲表演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最高境界,因此,光受士大夫阶层推崇,乃是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明一朝,很多大名士嗜好此道,甚至亲自动手作曲写词。

比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嘉靖年的刑部员外郎魏良辅,还有写出过《牡丹亭》这种名剧的进士出身的南京太常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