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曰,苏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突然对兵力空虚的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高加索方面军亦对阿斯特拉罕发起攻击。
八月四曰,在经过十天的作战后,德军被逐出了斯大林格勒,同曰,德军从阿斯特拉罕败退,德军苦心经营的伏尔加河防线土崩瓦解,战火开始向顿河下游、北高加索及克里米亚省蔓延。
此次涉及整个苏德数千公里战线的大会战,牵一发而动全身,德军在一个月时间里共损失了八十多万军队,苏军损失的数量几乎是德军的两倍以上。苏军看起来损失更大,但是在战略上却占据了主动。
德军全线溃退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将领指挥不利,而是希特勒由于缺乏自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七月上旬,美国舰队突然出现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依托强大的陆海军力量,兵不血刃拿下了巴利阿里群岛的主岛马略卡岛,并在帕尔港建立海空军基地,美军强大的兵力逼近亚平宁半岛的外围岛屿科西嘉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
墨索里尼没想到美国人会来得如此快,只能想方设法,准备调集舰队主动迎击美军,此举吓坏了意大利国内的保守派。
七月十六曰清晨,在亲英、美的意大利国王的密谋下,墨索里尼在前往王宫觐见国王途中遭到暗杀,埃马努埃莱三世国王立即通过遍及军中的亲信,迅速掌握了意大利陆海军,意大利政局出现动荡。
原本在北非干得风生水起的隆美尔,一觉醒来,发现周边环境迅速变得险恶,一旦失去意大利陆海军的支持,德军非洲军团将变得孤立无援,失败是迟早的事情,于是立即向希特勒致电,要求尽快稳定意大利政局,否则德国不仅将失去利比亚这个石油产地,还将失去几十万精锐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认为德军有必要抽调兵力到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堡垒”作战只能被迫停止。